{{ 'fb_in_app_browser_popup.desc' | translate }} {{ 'fb_in_app_browser_popup.copy_link' | translate }}
{{ 'in_app_browser_popup.desc' | translate }}
全館免運中
「沒想到吧?乾癢不只讓你抓不停,還可能讓你悶悶不樂。」
換季總是來得措手不及,氣溫忽冷忽熱、濕度忽高忽低,皮膚一下乾、一下敏,連洗個熱水澡都可能成為導火線。你以為只是肌膚鬧脾氣,其實身體正在對環境轉變發出求救訊號。
每到季節轉換,氣溫與濕度的變化總讓人身體不適,皮膚也首當其衝。 在這個時期,人體汗腺與皮脂腺的分泌容易失衡,角質層的保水度下降,可能引發乾燥、緊繃、搔癢等現象。這些狀態的出現,常是因為肌膚的屏障功能正在悄悄變弱。
根據研究,有超過一半的女性(約50%-61%)與三成以上的男性(30%-44%)曾經歷過敏感肌的困擾。
女性因荷爾蒙變化,更容易受到肌膚缺水與乾燥問題影響。
更值得關注的是,越是敏感的肌膚狀態,越可能對心理層面產生連鎖反應。
根據國際期刊統計,肌膚敏感程度與心理健康息息相關;當肌膚不穩定時,自信心與情緒也會受到波動,進而影響整體生活品質。
換季狀態不穩,可能不只天氣的錯
除了氣候因素,日常生活習慣也可能是無形的「加速器」。像是:
這些看似為了「乾淨」的行為,實際上可能破壞肌膚原本的保護屏障,讓原已乾燥的肌膚狀態雪上加霜。
1.避免過度清潔:選擇溫和、保濕型清潔產品,並降低洗澡水溫。
2.保濕、鎖水缺一不可:保養不只是擦乳液,記得補充水分後再幫肌膚「蓋被子」鎖住。
3.避免刺激性食物:如過辣、油炸、含酒精飲食,也可能對肌膚產生影響。
4.補充健康油脂:Omega-3 脂肪酸(如亞麻籽油、核桃、深海魚)有助於維持肌膚屏障的穩定性。
5.心情也要保濕:適度的放鬆、運動或與人連結,對肌膚與情緒都是雙重滋養。
季節的更迭,難以避免,但我們可以學會溫柔地照顧自己,讓身心與肌膚在每一次變動中都更有韌性。
Source:
https://doi.org/10.1111/jocd.14476
https://doi.org/10.1111/j.1468-3083.2006.02027.x
https://www.verywellhealth.com/what-is-sensitive-skin-5085561
https://pmc.ncbi.nlm.nih.gov/articles/PMC5595600/